武汉地探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咨询热线:18607148818
服务与支持
我国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取得重大进展
2012/8/14
        从2月15日国土资源部召开的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2011年度成果汇报交流会上了解到,2011年,我国深部探测专项实验全面展开,入地计划进展顺利,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与重要成果,探测技术方法与装备体系渐趋完善,为全面实施我国地壳探测工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介绍,2011年,由国土资源部组织实施的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通过技术创新与进步,初步建立了岩石圈深部探测技术方法体系。地球深部物性探测技术渐趋成熟,建立了阵列式、大陆电磁参数标准网高精度观测方法和精细、规范化的数据处理及反演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准;发展了区域重磁异常精细处理、异常多尺度分离、构造信息提取与增强和三维物性成像反演技术;用于透明地壳研究的低纬度或变纬度化极、基于优化滤波思想的位场分离、位场三维相关成像和三维反演技术均取得了重要的实用化进展。地球精细结构探测技术集成实验全面进步,初步建立起适应我国大陆地质背景和条件的深部探测技术体系。地下物质成分探测技术新发展,发展了高精度地壳全元素(81个指标,含地壳78个元素)分析系统,居世界领先地位;建立了覆盖全国的地球化学基准网,为了解过去、预测未来提供了具有全球意义的参照标尺。形成矿集区立体探测技术体系,初步实现矿集区深度3000米~5000米的“透明化”,为拓展深部资源奠定了技术基础。地壳应力测量和监测技术日趋成熟,完成深孔压磁应力解除系统、压磁应力监测系统试制和性能测试工作。地球三维结构和动力学模拟技术能力得到提升,建立了深部探测数值模拟平台,这不仅是我国规模最大、也是世界上少有的岩石圈动力学模拟平台。

  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自主研发获得重大突破。地震勘探系统和电磁探测系统关键技术的性能已与国外相当,无人机航磁探测系统,在低磁无人机制作、高可靠性自驾导航仪研制、氦光泵航空磁力仪与超导航空磁力仪配套数据预处理系统开发方面,均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研制出亚洲最深的万米大陆科学钻探钻机,数字化控制等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以三维地质目标模型为中心的综合研究一体化集成分析平台,通过引进和自主研发同时推进,完善了高端平台功能联合,加速了我国软件的研发步伐。

  专项还取得了重要科学发现和重要研究进展。发现鄂尔多斯岩石圈具有异常的导电性结构,这可能为研究华北克拉通演化机理提供重要依据。青藏高原深部地壳结构研究获重大发现,在藏南实现了世界上首次跨越喀喇昆仑和自喜马拉雅带跨越雅鲁藏布缝合带进入到冈底斯带的深地震反射剖面;青藏高原腹地拉萨—羌塘剖面的精细处理结果获得重要发现,为青藏高原动力学研究提供了新证据;青藏高原东北缘及西秦岭造山带地壳变形成像,揭示出岩石圈变形的细节和隆升的深部动力学过程。华北深地震反射剖面获得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的精细结构,揭示了板块汇聚、大陆地壳增生的深部过程。华南复杂地区(松潘—龙门山—四川盆地)深地震反射剖面实验,为揭示复杂地貌单元下地壳和地幔的精细结构与深部构造提供了精细资料。揭示大型矿集区三维精细结构和成矿动力学过程,为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开辟第二找矿空间、实现找矿突破提供有效技术支撑,在南岭成矿带于都—赣县矿集区发现一批重磁电异常;我国目前最深的资源科学钻探在南岭开钻,发现了深部矿化线索。首次发现我国楚雄—兰坪盆地白垩纪/古新纪(K/T)界面铱异常,可能提供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恐龙灭绝的重要证据。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发现含特殊深地幔矿物的超基性岩群,预示了寻找铬铁矿的良好前景。实现了全球、区域、局部尺度的三维地球模拟的跨越。中国大陆地壳演化研究取得新进展,华南中生代构造应力场演化研究结果深化了对华南大陆中生代陆内造山过程的认识,为陆内造山作用的研究提供了全新思路。

  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1500多名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参与该项目研究,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SCI论文100多篇,EI论文28篇;获得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12项,软件专利和著作权5项。